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的“關鍵之書”(一):“有我”意味著思想的力量和情感的真誠
來源:中國作家網 |   2024年01月10日10:21

“關鍵”,原指閂門之木,字書上講橫曰關、豎曰鍵,二者和合戍守于宅前。這也構成了另一重想象,把門閂取下,鋪陳在路上,從一個關鍵性的原點開始縱橫交錯,向廣袤的天地延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鍵之書”,它是我們閱讀史的核心,氣質鮮明的精神背景,值得涵泳的生命實感。

2024年1月,適逢中國現代文學館第十一屆客座研究員聘任儀式,我們邀請盧楨、裴亮、余夏云、朱婧、龔自強、林云柯、臧晴、唐詩人、姜肖、趙天成十位青年學人共同開啟這個話題,分享“我的‘關鍵之書’”。

——欄目主持人:陳澤宇

C:\Users\zjw-x270-czy\Desktop\s27754696.jpg

《尋找如畫美——英國的風景美學與旅游》,馬爾科姆·安德魯斯 著;張箭飛、韋照周 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10月

盧楨(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毫無疑問,是馬爾科姆·安德魯斯的《尋找如畫美——英國的風景美學與旅游(1760-1800)》,我從朋友的“豆瓣”空間里發現這本書,便購入學習。書里談的是西方的“如畫美學”與文學產生和風景發現的動態聯系,屬于“藝術社會學”的范疇,運行其中的思維邏輯,喚醒了我對柄谷行人的《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中涉及“風景之發現”內容的記憶,也直接激發我確立了“作家行旅體驗與文學生成”的研究方向。

C:\Users\zjw-x270-czy\Desktop\20240107125601.jpeg

『思想課題としてのアジア—基軸?連鎖?投企』,山室信一 著,(日本)巖波書店2002年4月26日第3刷発行

裴亮(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我博士就讀于郭沫若先生的母校日本九州大學。從在日留學時期開始,我一致關注的領域之一是中國現代文學在日本的同時代譯介史,即通過梳理同時代的日本媒體、作家以及漢學家在新文學的發生、發展期對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的介紹、闡釋和翻譯等傳播活動,試圖還原和厘清中國現代文學如何進入日本語境、怎樣被同步譯介的歷史。在此基礎上,將對中國現代文學日譯史的探討同對日本東亞觀念與世界視野的變遷聯系在一起考察,試圖在中日文學交流的歷史語境中探討文學翻譯作為一種構筑中日間同時代歷史共識的中介路徑的可能性,從而切入翻譯與日本自身近代文化建構的理論問題,并揭示翻譯與政治之間聯結的復雜性。而這一問題意識與思考路徑的確立,主要得益于受到日本京都大學山室信一教授所著『思想課題としてのアジア—基軸·連鎖·投企』(《作為思想課題的亞洲》)一書的啟發。他所提出的“作為思想連鎖回路的翻譯(思想連鎖の回路としての翻訳)”為我的研究提供了經由翻譯研究而理解同時代中日之間如何實現經驗共振、思想共享、歷史共通的具體方法。

“思想連鎖”作為思想史研究的一種方法,其觀察的對象往往是亞洲內部的思想、歷史、文化相互間連鎖而成的網絡、及其鏈接網絡與網絡之間的中間環節。而其研究的目的則是通過這些溝通路徑、環節、因素的勾連而去建構一種亞洲地區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史——東亞同時代史。這些“回路”包括諸如國際結社、留學生派遣、文學翻譯、教員雇傭、出版物、殖民統治等等。其“思想連鎖”視角的設定,是為了討論伴隨現代民族國家制度的建構,亞洲內部的知識、思想、文化和制度怎樣在亞洲諸國間流動、交涉與互滲,從而形成了區域整體性的共通意識以及區域內部的獨自性、差異性。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思想連鎖”中間“環節鏈”或者“回路”的翻譯,對于東亞近現代思想的流動、交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http://img3m6.ddimg.cn/0/9/11478493026-1_u_1689181873.jpg

《被壓抑的現代性》,王德威 著;宋偉杰 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余夏云(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對我而言,截至目前最關鍵的一本書是王德威教授的《被壓抑的現代性》。大約是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接觸到了這部書。那時候我對晚清文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并有意以此為題做學位論文。我覺得這個過渡時代和我本人猶豫不決的個性有很大的相似性。作為歷史中人,晚清的知識分子,從政治到文學都做了各種調試,但他們并不能預知哪個選擇更好或更壞,一切都有待時間來檢驗。王德威教授用一種非常詩意、辯證的方式把這個“猶疑”的過程揭示出來,對我影響至深。而他行文中所出現的各種表述,如“群雌粥粥”“念茲在茲”等,也讓人耳目一新。這些新的表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今天的語言風格,成為一種無法抹除的寫作烙印。

C:\Users\zjw-x270-czy\Desktop\s1054442.jpg

《上海摩登》,李歐梵 著;毛尖 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朱婧(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我的“關鍵之書”是李歐梵教授的《上海摩登》。文學問題不能僅僅局限在文學本身,這本研究著作敏銳地從當下問題出發,將文學放在現代中國路線圖以及社會轉型、思想文化考察的思路對我的文學批評有很多啟發。我的博士論文《再造上海摩登》就是以李歐梵的《上海摩登》為起點展開的。

C:\Users\zjw-x270-czy\Desktop\20240107114808_副本.png

《表意的焦慮》,陳曉明 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龔自強(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曉明老師的《表意的焦慮——歷史祛魅與當代文學變革》在我讀本科時給我的巨大沖擊,至今依然難忘。在那之前,我從沒有想到一本文學研究的書可以寫得如此揮灑自如,如此鋒芒四射,又如此具有個人化風格。多年后當我開始寫文章時,我總是試圖模仿這種文風,但卻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徒然剩下很多哀嘆。此刻我覺得,這本書其實就是我的“關鍵之書”,因為這本書,就連中央編譯出版社這個出版社也被我記得很清晰,當然該書綠色的封面也始終烙印在我的腦海里,如同永遠的精神之光。

《逍遙游》,班宇 著,春風文藝出版社·理想國2020年5月

林云柯(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副教授):從學術研究的層面來說,太多了,很難選出哪一本。如果讓我縮小一個范圍到當下,尤其是和這次問題相關的,我會說是班宇的《逍遙游》。實際上如果不是熟人出書,我已經很久沒有關注國內文學了。之所以沒有說更早的《冬泳》,是因為我覺得當時多少還是有一些流量性的推動在里面,而《逍遙游》出版的時候,我可以在一個相對平靜的市場輿論下看這部作品。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很多我讀本科的時候熱衷的那些“文學性”的東西,比如先鋒派、意識流,還有虛擬批評這個當時文學青年很愛玩的文學游戲——今天的讀者可能已經很難體會了。所以抱著一種復古和追憶的情思,我重新開始讀當代文學,然后我發現自己確實錯過很多東西,希望能夠彌補回來。

http://img3m0.ddimg.cn/90/27/29567430-1_u_2.jpg

《百年中國文學總系》,謝冕、孟繁華主編,1998年5月山東教育出版社初版,2017年3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圖為2023年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重裝版中孟繁華著《1978:激情歲月》一冊。

臧晴(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我的“關鍵之書”是一套叢書——“重寫文學史經典”·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包括錢理群《1948:天地玄黃》、洪子誠《1956:百花齊放》、孟繁華《1978:激情歲月》等多冊。這套書將代表性的年份為核心,重返歷史場景,還原歷史細節,將文學史、思想史和社會史并置,來還原文學現象背后的生態環境,使得百年文學史鮮活易讀、栩栩如生。我在博士期間第一次讀到了這套書,認識到什么是具有歷史現場感的研究,怎樣才是以問題為核心的治學方法。我開始意識到,對單個文本或作家的品評離不開具體的闡釋語境,而對其群體性價值的估量更應置入歷史長河中進行參照比較,即應當在縱向上追溯其發生、發展的線索,為其所呈現出的種種形態找出歷史的源頭,在橫向上通過比較的眼光來闡釋出其中的個性與問題,避免在討論中陷入靜止思考。唯有如此,研究才能做到以史帶論、論從史出,呈現出文學史中復雜的文化形態和多元的書寫走向。

http://img3m2.ddimg.cn/2/19/11586026432-1_u_1697772098.jpg

《先鋒就是自由》,謝有順 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

唐詩人(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這種“關鍵之書”好像還挺多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關鍵之書”吧,就走上文學批評這條道來看,關鍵之書就是本科時期讀到的謝有順老師的評論集《先鋒就是自由》。我本科并非文學專業,只是自己喜歡讀一些當代文學作品,讀到格非老師《欲望的旗幟》的時候,順便讀了附在書后面的謝有順老師的評論《最后一個浪漫時代》,當時有驚異感,瞬間領悟了文學批評本身的魅力。隨后就專門找了謝老師的批評集來看,像《先鋒就是自由》《此時的事物》,大開眼界,從此有了一種理想:不寫蹩腳的小說了,寫評論去。為了寫好評論,我先去文藝理論專業啃了三年研究生,博士又回到現當代,現在又在文藝學。所以,我對評論寫作的興趣,是對文學、對思想的興趣,我希望評論寫作能表達我自己的所思所想。

C:\Users\zjw-x270-czy\Desktop\11111.jpg

丁帆《關于建構百年文學史的幾點意見和設想》,載《文學評論》2010年第1期

姜肖(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看到這個問題,腦海里浮現出的是一篇刊登于2010年第1期《文學評論》的文章《關于建構百年文學史的幾點意見和設想》。當時我在讀本科,記得讀到最后那句帶著嘆號的結尾時,我忽然領會到文學史研究中“有我”的魅力,“有我”意味著思想的力量和情感的真誠。后來我逐漸發現,每一位令人尊敬的人文學者筆下都“有我”,或是表現為文本興趣,或是訴諸于述學風格,或是隱含于對史料的抉擇,或是在漫長的學術生涯中,每一次的自我周旋,每一次霧中行路后的澄澈清明。我想這是人文學者的本真性之所在,也是我的心之所向。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l/public/s1988876.jpg

《喧嘩與騷動》,威廉·??思{ 著;李文俊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1月

趙天成(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講師):我知道這里更適合說一部深刻的學術書籍,但我還是想尊重記憶?;叵肫饋?,確實有過所謂人生選擇的路口,大概是在我的本科時代。無所事事的時光里,讀到了??思{的《喧嘩與騷動》,李文俊譯本,綠色封皮,封面暗影中有一些尖頂的房子,仿佛能聽到鐘聲。當時的閱讀感受,就如看到封面的感受,又遙遠又熟悉,青春的煩悶躁動,無聲中獲得了安頓。李文俊的長序和譯注,也讓我獲益很多??梢哉f,《喧嘩與騷動》讓我同時領略到了文學的魅力、翻譯的魅力和闡釋的魅力,也讓我意識到文學世界里可以做很多有意思也有意義的事情。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好看_日本入室强伦姧_9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_欧美中文在线播放你懂网站_丁香五月深情婷婷亚洲